【南京純水設備行業新聞】近期,上市公司年報陸續發布??v觀環境產業,無論是營收、凈利潤,還是資產總額,光大國際和北控水務都遙遙領先。
尤其是光大國際,2019營收首破300億大關,達375.58億港幣,同比增速37.94%北控水務營收281.9億港幣,同比增長15%凈利潤同比增長12%達到58.4億元港幣。截至2019年底,南京純水設備北控水務和光大國際的總資產規模分別達到1511.6億港元和1194億港元,這也是光大首次達到千億的資產規模。
如此大能量從何而來,小編帶您從這兩家龍頭企業披露的年報中一探究竟。
北控水務:穩中求進堅定推進輕資產戰略
北控水務2019年穩中求進,據披露的2019年業績來看,營收281.9億港幣,同比增長15%凈利潤同比增長12%達到58.4億元港幣,可謂搶眼。2019年這種水逆期依舊拿出了如此亮眼的效果單,也證明了其在環保領域強勁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全年公司新增水務項目簽約規模413.2萬噸/日,水環境項目簽約合同額102.65億元。
北控水務表示,圍繞輕資產戰略落地,全力強化核心運營能力,南京純水設備著力構建大運營管理體系是2019年的主要任務。目前,北控水務正在全力打造核心運營能力,增強千億存量資產管理水平,獲取萬億資產的管理權,以期實現運營信用品牌資金項目規模運營的良性循環。
截至目前,北控水務擁有水廠1252座,其中包括1058座污水處置廠、162座供水廠、30座再生水廠及2座海水淡化廠,總設計能力為3938.9萬噸/日;擁有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30多個,治理河流長度1500多公里,管網長度超6000公里,流域治理面積超越7000平方公里。
根據2019年12月的數據,全球水務運營商排名榜中,北控水務服務人口居全球第3位,達到7819萬人口??胺Q水務行業的巨無霸”
自進入2020年以來,北控水務也一直在通報中標好消息。
2月,與濰坊簽署坊子區污水處置及管網設施PPP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包括新建坊城污水處置廠,改擴建黃旗堡污水處置廠,改建坊安污水處置廠,總規模4.5萬噸/日,以及存量218.38公里污水管網特許經營權的轉讓。
3月,中標寧德市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程EPC+O項目,范圍涵蓋寧德市21條主要溪流,流域面積約216平方公里。
4月,中標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水務局西江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二期PPP項目,可研批復項目總投資為306280.41萬元,西河污水處置二廠項目合作期為30年,西江河河道綜合治理項目合作期為17年。
此外,4月還中標了河間市興村鄉污水處置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擬建設處置規模為5000m/d污水處置廠一座及污水管網6686m中標價為9.66元/m
此前不久的消息,5月4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增持北控水務726萬股,每股作價2.85港元,總金額約為2069.1萬港元(約1890.6萬元人民幣)本次增持后,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持北控水務股10.08億,持股比例為10.06%相關內容請單擊:北控水務再獲三峽系增持,三峽集團持股比例升至10.06%
日前,2019年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發布,北控水務再次榮登榜首,這是北控水務連續10年獲得這一獎項。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李力表示,北控水務將堅定“雙平臺”戰略,以打造卓越運營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最終實現“運營—信用—品牌—資金—項目—規?!\營”良性循環,通過輕資產模式實現管理萬億資產的戰略目標。
放眼2020北控水務以管理萬億水務資產為總體方向,一手抓面向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升級”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手抓面向組織的產出和交付升級”提高生產線的業務適應性,從而實現新十年繼續堅持周期性的增長,并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美麗世界。
光大國際:乘行業東風推動形成三位一體發展新格局
作為“大塊頭”固廢領跑企業,去年光大國際跑出了高速度。全年實現營收375.58億港幣,同比增長37.94%實現歸母凈利潤52.0億港元,同比增長20%折算基本每股收益0.85港元。
光大國際的營收主要來自旗下環保能源、綠色環保、環保水務,營收分別為215億港元、93億港元、56億港元和12億港元,總收益達港幣363.68億元。其中,主營垃圾焚燒發電的環保能源板塊,貢獻營收近六成;主營生物質綜合利用的綠色環保板塊,貢獻營收超兩成。
公司全年在垃圾發電、生物質、污水、危廢等領域市場拓展勢頭迅猛,公司全年共簽署78個新項目及6個現有項目的補充協議,并完成收購5個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316.60億元。其中垃圾發電新增2.8萬噸/天,生長為全球最大垃圾焚燒發電公司。業務也拓展至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利用和原水保護等新領域。業務延伸至國內23個?。ㄊ校?87個地區,以及德國、波蘭和越南。
目前,光大國際旗下共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44個,其中,已投運、建和籌建項目分別為83個、31個和30個。
項目建設方面,2019年,集團項目建設工地曾一度多達124個;其中,建成投運項目55個,新開工項目67個。截至去年年底,執行中的環境修復服務共9個,準備中的環境修復服務為3個,已交付的環境修復服務累計達15個。
這一增速也折射出近幾年固廢產業的繁榮。隨同著垃圾焚燒項目大爆發,監管趨嚴、垃圾分類等政策也在攪動固廢全產業鏈條,環衛、餐廚垃圾處理、建筑垃圾、危廢等市場都呈上升態勢,高能環境、維爾利,以及新晉上市公司僑銀環保、玉禾田、北控鄉村資源等一批企業都在2019年迎來了營收、凈利的高增長。
光大國際行政總裁王天義先生指出:回望2019年,光大國際實現業務全方位增長,為下一輪闊步發展鋪就堅實基礎。集團在環保事業的道路上已走過十七年,形成了以垃圾發電為主體、以無廢鄉村建設為核心、新興業務爭相發展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動形成‘環境、資源、能源’三位一體發展的新格局。
2020年,公司將聚焦“環境、資源、能源”三大領域的升維發展,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優化產業格局;精進“市場拓展、工程建設、項目運營、裝備制造、科技創新”五大發展能力,凝聚競爭優勢,提升綜合實力和可繼續發展動能;集中精力做大做強八大業務板塊,融貫板塊間資源共享,協同共進,形成大環保的系統性產業格局,締造以光大國際為主軸的環保及延伸產業生態圈。